2022年暑假,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将西大门入口处333.3平方米的长方形草坪改造成“半亩麦田”种植区。这块特意设计为东西宽10米、南北长33.33米的田地,不仅让师生直观感受“半亩地”的概念,更成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。
经过师生讨论,“半亩地”选择以种植麦子为主。麦子耐旱易活,成片生长的特性使其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,尤其是5月金色的麦浪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其他时段则轮种棉花、玉米、大豆等作物。
学校邀请农业专家指导种植优质小麦,并招募高年级学生志愿者负责全程管理。从翻土播种到施肥除草,都由学生亲手完成。春季绿油油的麦田吸引师生驻足观赏,教师们拍摄的照片视频让这里成为“网红打卡地”。
初夏时节,金色的麦浪随风起伏,引来成群鸟儿。学生们自发制作稻草人驱鸟护麦。5月下旬收割时,学校组织高年级学生体验传统收割过程。在教师和家长志愿者的指导下,学生们学习使用镰刀等农具,虽然动作生疏,但热情高涨。经过脱粒、扬尘等工序,最终收获154.54公斤麦子。
为分享劳动成果,学校将收获的麦子加工成面粉,组织学生参与擀面、切面。当全校师生共同享用这碗“自己种的面条”时,学生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。
学校进一步挖掘“半亩麦田”的教育价值,开发跨学科课程:语文学科组织学生写麦田观察日记,举办麦田摄影比赛,开展麦田实地采访与报道活动。美术学科组织学生画麦子的成长过程,利用麦秆编织草帽、草鞋、扇子等手工作品,并办起展览。最具创造力的当数数学学科,各年级组围绕“半亩麦田”精心策划数学综合实践活动:二年级学生利用除法计算收割麦子需要多少只口袋,三年级学生根据“年月日”计算麦子从播种到收割的总天数,四年级学生根据质量单位“克与千克”估算“半亩麦田”的麦粒总数,五年级学生计算亩产量,六年级学生计算小麦的出粉率。这些活动既巩固了数学知识,又增长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,深受学生喜爱。
这块小小的麦田,不仅是一处劳动实践基地,更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生动课堂。在这里,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,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,收获成长的喜悦。
(作者系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bv伟德官方网站)
《BETVLCTOR伟德在线》2025年10月14日 第09版
工信部备案号:京ICP备05071141号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
伟德网站官方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mingguagu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