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区学校是目前国内城市学校的重要类型之一,具有学生成长背景各异、家庭社会经济偏低、学校资源较少等特点。在国内城市化快速发展与国家“双减”政策全面实施的背景下,如何提升社区学校教学质量,是全社会关注的议题。
阅读是青少年学习的基础,也是个体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,对于社区学校的学生而言,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,更是突破环境局限、实现自我赋能的重要途径。社区学校应基于学生发展规律,立足学校已有资源,精心安排阅读课,助力社区学校学生在阅读中成长。
基于学生阅读素养发展规律,统领阅读课程设计。厘清学生阅读素养发展规律,是进行教学实践的前提。社区学校学生由于基础较弱,普遍在入校时,存在阅读兴趣较低、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不佳等问题。从学生阅读的能力、投入与思维三个层面入手,厘清阅读能力的关键是字词识别、篇章理解与阅读速度,阅读投入的关键是行为投入、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,阅读思维的关键是建立由初阶散点、中阶关联到高阶系统的思维进阶路径。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前,基于学生阅读素养发展规律,厘清学生在能力、投入、思维层面的具体困境,细化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,使阅读教学更具系统性、清晰度与可操作性。
聚焦日常有限阅读课,夯实学生单篇精读能力。社区学校学生多因阅读量不足、作业繁重而呈现出阅读基础能力较弱的现实困境。学校可围绕学生原本的语文教材进行二次开发,依据文本特质优化课程结构,设计出如“定篇、例文、自读文”三类课型,强化对单篇文本的精读训练与思维引导。定篇课型聚焦教学重点篇目,系统开展文本精读与要点讲解;例文课型选取具有示范性的经典篇章,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与表达技巧;自读课型侧重学生自主阅读一般篇目,训练基础理解与个性化表达。同时优化课堂节奏与时间配置,腾出必要时间用于文本细读与表达实践,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。
探索多文本阅读路径,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方法。掌握完整、系统的阅读方法是提升阅读素养、走向自主阅读的必经之路。通过推进多文本阅读教学路径,开展“文体式模块教学”,按文本体裁展开专题阅读,并梳理阅读策略清单,形成适配不同文体的阅读策略提升模块。例如,开发“1+X”文本组群、章节式比较阅读、主题式整合阅读等阅读课,融合批注式、比较式等阅读方法,引导学生在横向比较中理解差异、辨析表达方式异同,帮助学生掌握批注、归纳、整合等阅读策略,实现方法体系的有机建构。
探索整本书阅读方式,引领学生深度探究。整本书阅读不仅是当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内容,更是青少年提高阅读素养不能忽略的重要途径。社区学校需要重视整本书阅读,通过课堂指导、活动组织、资源辅助等多种手段,帮助学生读整本书。具体来说,在课堂上,通过“书前导读”“读中分享”“专题研讨”等多种方式,配套阅读任务单,帮助学生从结构、主题到作者意图进行多角度的深入探究。在课下,通过组织“班级读书交流会”“读书沙龙”“跳蚤书市”“阅读之星”等多种阅读活动,使整本书阅读走出课堂,融入日常校园生活,鼓励学生在对话中表达理解、碰撞观点、拓展思维。同时,社区学校可以学校为单位,购买“文学、人文、科学、艺术”书籍,建立读书角,为学生提供必读、选读、自选的书籍资源,为学生整本书阅读提供基础。
青春正是读书时,改变以往社区学校以题海战术提升学生成绩的策略,通过阅读,让学生真正与文字相遇,为社区学校语文课的建设、学生的持久发展提供动力。
(作者系深圳市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初中部执行bv伟德官方网站、中学高级教师)
《BETVLCTOR伟德在线》2025年10月15日 第09版
工信部备案号:京ICP备05071141号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
伟德网站官方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mingguagu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